5的乘法口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5的乘法口诀》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基础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乘法的起始点,为后续学习表内除法及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问题情境和直观的图示,引导学生理解口诀的由来和意义,积累编制口诀的经验。
一)教学内容 该堂课的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1页“5的乘法口诀”。(二)教学模式 这节课的教学充分融入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经验,让学生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通过结合日常生活来对每句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得以理解并牢记于心。这有利于之后乘法运算的学习和掌握。
最后的“做一做”活动,旨在让学生熟记乘法口诀,通过口诀计算得数,感受口诀的价值。通过对教材的梳理,学生完整经历了口诀的编写过程,教材明确地指出了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5的乘法口诀》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一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乘法口诀的起始学习阶段,将为进一步学习乘法计算打下基础。教材打破了以往学习乘法口诀从小到大的顺序,而是直接从中间5的乘法口诀开始学。
的乘法口诀 整理和复习 看一看摆一摆 (七)统计(3课时左右) (八)数学广角(2课时左右) (九)总复习(4课时左右)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是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熟练的用乘法口诀求商。 能辨认不同方向和辨别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并能根据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会看路线图。 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按不同的类别分类整理。
数学课听课评语建议
1、课堂上细节讲解不够,对学生的带动性不够。整个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兴奋度还不高,上课有点放不开。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情景,导致这个教学过程不连贯。教师示范少,学生没机会展示。
2、教学内容难度适宜,循序渐进。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但互动环节较少,课堂氛围略显不足。板书整洁且有条理,讲解深入,提示得当。建议对二倍角的性质进行重点强调。 教师的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广泛,教学中未发现科学性错误。教学内容详略得当,结构布局合理,板书规范。
3、数学听课评语和建议如下: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4、建议:在现代化教学中,还应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肢体动作等情感艺术,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8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1、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8的乘法口诀。实践活动:设计一些与8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例如:一盒巧克力有8块,你有多少块巧克力?或者一个小组有8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在小组里?等等。课堂小结:回顾8的乘法口诀,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2、教学突破:通过口诀的编制理解口诀的意义,从而养成在生活中合理、准确地解决实际问题,体味到“有价值的数学”、“有乐趣的数学”。根据教材的以上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编制8的乘法口诀,找出规律,巩固口诀。培养学生运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的乘法口诀之后,设计了3个例题:先用摆图形的实例,说明“什么是一个数的几倍”;再用摆物与推想,说明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该怎样计算;最后用现实情景,结合线段图,教学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4、在学习了2到6的乘法口诀之后,学生们开始运用已有知识和逻辑推理,编制7和8的乘法口诀。通过探索规律,学生们掌握了7和8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数学推理能力,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课堂上,学生们利用一张每排有7个格子,共有8排的方格图,编制7和8的乘法口诀。
表内乘法(一)第2课时教学ppt课件:5的乘法口诀
1、的乘法口诀听课记录及评价如下:5的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1×5=2×5=3×5=14×5=5×5=25。在这节数学课中,金老师能根据新课。再次,教师所创设的师生互动环节氛围融洽。
2、的乘法口诀有一句:一一得一。2的乘法口诀有两句: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3的乘法口诀有三句: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4的乘法口诀有四句: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5的乘法口诀有五句: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3、理解记忆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 (3)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他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历史上的数学故事ppt
祖冲之生活在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数学成就:祖冲之推算出准确到六位小数的圆周率,取得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成绩。他还给出了π的两个分数形式:22/7(约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确到小数第7位。
故事如,祖 冲 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从拓扑学上来讲,莫比乌斯带可以定义为矩阵[0,1]×[0,1],边由在0≤x≤1的时候(x,0)~(1-x,1)决定。莫比乌斯带是一个二维的紧致流形(即一个有边界的面),可以嵌入到三维或更高维的流形中。它是一个不可定向的的标准范例,可以看作RP#RP。同时也是数学上描绘纤维丛的例子之一。
估计很快就有人能做成PPT 电脑设计,漫画需要懂行的人来弄 书讲的是唐僧师徒西人降妖除魔的故事,但是加入了很多数学知识,利用智慧战胜敌人。书中增加了一个人物,是一只小猕猴,鼻子上架着一副小眼镜,上身穿T恤衫,下穿牛仔裤,脚蹬耐克鞋。小猕猴聪明过人,又喜欢数学。
关于一年级数学小故事ppt,一年级数学故事简短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唐僧师徒摘桃子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
所谓PPT数字故事就是用图片、文字、音频等形式通过PPT把你的故事呈现给大家。
小学数学教案怎么写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方向》教案 课题 认识方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学会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并培养方向感,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范文 教学目标: 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创设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播放片头,揭示两种写法 师:这是老师喜欢的电视节目,它在什么时刻播出? 电视画面上是这样写的吗? 这两种写法都能说明节目什么时刻播出吗? 汇报调查结果,进一步丰富感知。
小学数学教案1 单元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独立自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弧、圆心角和扇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北师大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第二节:认识路线。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辨认方向的基础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