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拉大提琴猝死的一个很出名的女音乐家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於一九四五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要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Herbert Walenn’s 伦敦学校学琴。
原来演奏者是英国英年早逝的杰出女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杰奎琳的眼泪》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大提琴曲,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可能连老奥也没有料到,在《杰奎琳之泪》创作百年之后,真的有一位叫杰奎琳的大提琴手倾情演奏,而且是如此地打动人心。
很出名很出名,说她生下来都像是为了大提琴 杰奎琳。
杜普蕾传记电影中的姐姐为何在妹妹获奖后选择沉默?
1、影片讲述了两位姐妹的紧密关系。杜普蕾的姐姐是一位笛子天才,当她在一次演出中表示若妹妹不能参加,她也会拒绝,这展现了杜普蕾的竞争力。经过努力,杜普蕾在一场儿童乐器比赛中与姐姐共同获奖,大提琴的演奏使她成为焦点。然而,这并未影响姐妹间的感情,她们的生活继续前行。
2、至于传记电影中的争议,傅聪直言电影内容失真,与真实的杜普蕾形象不符。他认为,艺术家应该坚持自己的艺术原则,而杜普蕾就是这样的典范。虽然大提琴唱片相对小提琴较少,但傅聪特别钟爱杜普蕾演绎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这不仅因为杜普蕾,也因为这首曲子深沉的情感和哲理。
3、我们永远无法得知。杜普蕾演奏的Elgar没有人会错过,很多人都喜欢听她的协奏曲录音。在管弦乐衬托下,她全身投入,充满朝气,又不失女性的细腻,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演出,从她手指尖的传递出来的琴音,让人完完全全地被她的热情与音乐诠释所感染。
4、我姐姐不仅爱下棋,还爱听歌,特别是一些关于歌手的一系列的新闻或报道,她一条也不放过,不信,你问我姐姐,连日期都说得出来。从此唱的歌从她嘴里出来那是出神入化,跟那些歌手唱出来的没什么两样,太动听了! 虽然我姐姐唱得很好,但是,她却立志向是服装设计师,所以,她在努力的学画画、素描等。
5、她的心思恰恰相反,非常细腻,敏感,可能正是因为对大家情绪感知太过于敏锐,有时候才我不知道怎么表现自己。但是她在淘汰后,却写出来了对每一位姐姐感受,就像一首诗歌,读起来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许飞。
6、姐姐十八九岁。由于奔跑和焦急,圆圆的脸上渗出了汗珠儿,仿佛一个沾着露水的熟透的苹果。 她的两只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亮晶晶的,闪耀着聪敏、慧巧、活泼和刚毅的光芒;秀长的睫毛,好像清清的湖水旁边的密密的树林,给人一种深邃而又神秘的感觉。乌黑的长发,即柔软又纤细,随着河风在脑后飘拂着。
杰奎琳杜普雷的提琴为什么在马友友手中?
马友友的另有一把原属杰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是一把罕见的Stradivarius大提琴,名为“Davidov”。杜普蕾病重不能演奏后,这把琴就被借给马友友演奏。后来杜普蕾去世后,该琴被拍卖,新的买家虽然不知何人,但这位收藏家仍然决定将此琴继续借给马友友使用。百度搜来的。
杜普蕾的琴为何会传给马友友 马友友的音乐天赋 马友友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家,对他的音乐教育有着严谨的要求。在父亲的教导下,马友友逐渐掌握了钢琴演奏的技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自己的音乐领域。
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é)于1945年1月26日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要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杜普蕾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Herbert Walenn’s 伦敦学校学琴。
她的妈妈曾经不同意她当大提琴手,说她太抑郁了,后来她还真的是因为拉大提琴死去了……杰奎琳·杜普蕾(1945—1987),仅仅在世上度过了42个春秋,却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顶尖的大提琴演奏!杰奎琳·杜普蕾(Jacqueline du Pre)於一九四五年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庭。
杜普雷演奏巅峰代表是埃尔加《E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她所演奏的这个作品我认为无人可及。1968年,在演奏生涯高峰的杜普蕾罹患疾病,终止演奏生涯。
马友友最主要演奏乐器是Domenico Montagnana 1733,这是一把在威尼斯组装的大提琴,要价250万美元,拥有270年以上的历史,暱称为Petunia,马友友曾有一次将它遗留在纽约的计程车里。後来找回且并未受损。